首页 > 健康科普 > 皮肤性病科

手指甲脱落怎么处理

医生头像

周怡 主治医师皮肤性病科

三级甲等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手指甲脱落是指手指甲从甲床分离并脱落的现象,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比如外伤、营养不良、甲沟炎、甲癣、甲床损伤等。应及时就医,遵医嘱处理。
1.外伤:手指受到挤压、砸伤等外力作用,导致指甲受伤,可能引起脱落。建议做好防护,避免手指再次受伤。
2.营养不良:缺乏维生素A、B族维生素、钙、铁等营养物质,影响指甲的正常生长,可能导致指甲脱落。需要调整饮食,多吃富含营养的食物,如胡萝卜、奶制品、豆制品、肉类等。
3.甲沟炎:指甲周围组织发生炎症,可引起指甲变形、松动,甚至脱落。对于甲沟炎,可先在医生的指导下外用碘伏消毒、莫匹罗星软膏等。若炎症严重,可能需要口服头孢克洛分散片等抗生素类药物。
4.甲癣:由皮肤癣菌等真菌感染引起,指甲会增厚、变色、易碎,严重时可脱落。治疗甲癣,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环吡酮胺乳膏、盐酸阿莫罗芬搽剂、伊曲康唑胶囊等抗真菌药物,比如等。
5.甲床损伤:严重的外伤、烧伤或疾病导致甲床受损,影响指甲的生长和附着,从而导致指甲脱落。甲床损伤需要根据损伤程度进行治疗,轻度损伤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来促进伤口愈合的药物,若损伤严重,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日常注意避免手指接触刺激性化学物质,如洗涤剂、染发剂等。保持指甲清洁,定期修剪,但不要剪得过短。注意手部保暖,避免冻伤。如果手指甲脱落是由于疾病引起,应按照医生的建议按时用药,定期复查。如果指甲脱落的情况持续不改善或出现感染等并发症,应及时就医。
展开全部内容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任何医疗行为请遵从医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