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科普 > 中医科

脉象浮是怎么回事

医生头像

余晓阳 主任医师中医学

三级甲等重庆市中医院

脉象浮是中医脉诊中的一种脉象,通常指轻取即得,重按稍减而不空,举之有余,按之不足,如水上漂木的脉象。造成此现象的原因包括生理状态、脏腑虚弱、情志因素、外邪侵袭以及其他因素。
1.生理状态:在某些生理状态下,脉象也可能表现为浮脉。例如,夏季天气炎热,人体阳气外泄,可能导致脉象稍浮。此外,儿童、孕妇等特定人群,由于生理特点不同,也可能出现浮脉的情况。
2.脏腑虚弱:脉象浮还可能反映脏腑的虚弱和调节功能失调。当机体脏腑功能减弱,阳气不能内藏而浮越于外时,也会表现出浮脉。这种浮脉通常浮大无力,是病情危重的表现。
3.情志因素:情志失调也是导致脉象浮的原因之一。当人体处于情绪不稳定、焦虑、烦躁等状态时,可能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引发浮脉。这种情况下,脉象可能伴随其他异常,如心率加快、心律不齐等。
4.外邪侵袭:脉象浮多与外感邪气侵袭机体有关。当机体受到外界风、寒、暑、湿等邪气侵袭时,正气与邪气相互斗争,导致脉气鼓动于外,形成浮脉。这种情况下,脉象有力,属表实证。若患者平时体虚、卫气弱,脉象则可能浮而无力,为表虚证。
5.其他因素:除了上述原因外,脉象浮还可能与其他因素有关,如体质差异、饮食不节、劳倦过度等。这些因素可能影响气血运行和脏腑功能,进而引发浮脉。
需要注意的是,脉象浮只是中医诊断中的一个方面,具体诊断还需结合患者的症状、舌象等其他信息进行综合判断。若患者出现浮脉的情况,且伴随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展开全部内容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任何医疗行为请遵从医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