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血液循环的中药有川芎、丹参、红花、益母草、桂枝等,建议及时就医并遵医嘱用药。
1.川芎:性温,味辛,归肝、胆、心包经。川芎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效。其既能活血化瘀,改善瘀血阻滞导致的胸痹心痛、痛经、闭经等症,又能行散气滞,气行则血行,增强血液循环动力。常用于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以及跌打损伤后的瘀血肿痛,可配伍丹参、赤芍等药材,增强活血之力。
2.丹参:味苦,性微寒,归心、心包、肝经。丹参有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之功。其活血作用广泛,能促进冠状动脉和外周血管血液循环,对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意义重大,可有效缓解胸闷、心痛等症状,常与三七同用,协同增效,还可用于治疗瘀血阻滞的月经不调、产后恶露不尽,促进胞宫血液循环恢复正常。
3.红花:性温,味辛,归心、肝经。红花善于活血通经、散瘀止痛,是妇科及伤科要药。对于因寒凝血瘀导致的痛经、闭经,以及跌打损伤、瘀血肿痛,红花能温通血脉,消散瘀血,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疼痛。常与桃仁配伍,二者相须为用,活血之力更强,帮助瘀血排出,恢复气血通畅。
4.益母草:性微寒,味辛、苦,归肝、心包、膀胱经。益母草专入血分,有活血调经、利尿消肿、清热解毒之效。尤其对女性月经不调、产后恶露不尽、瘀血腹痛有显著疗效,能促进子宫收缩,推动瘀血排出,调节胞宫血液循环,维持生殖系统正常功能,还可用于水肿、小便不利,辅助改善全身血液循环状态。
5.桂枝:性温,味辛、甘,归心、肺、膀胱经。桂枝有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之能。其能温煦机体,通利血脉,常用于寒凝血滞的痹证、痛经、闭经等,可驱散寒邪,使血脉通畅,如配伍附子,温阳通脉之力大增,促进肢体末梢血液循环,缓解关节疼痛、手脚冰凉等症状。
使用这些中药促进血液循环时,需依据个人体质、病情,在中医指导下合理配伍、准确用药。日常注意适度运动,避免久坐久卧,保持心情舒畅,也有助于气血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