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栓塞是由于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的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常见的栓子来源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脂肪栓塞、羊水栓塞、空气栓塞、肿瘤栓塞。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进行治疗。
1.深静脉血栓形成:常表现为突然发生的呼吸困难、胸痛、咳嗽、咯血等症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抗凝治疗,如使用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华法林钠片、利伐沙班片等,发挥防止血栓进一步形成和扩展的作用。
2.脂肪栓塞:常见于严重创伤、骨折等患者,可出现呼吸困难、意识障碍等症状。主要是支持治疗,包括吸氧、维持呼吸和循环功能等。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使用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等,减轻炎症反应。
3.羊水栓塞:发生于分娩过程中,病情凶险,可出现呼吸困难、休克、出血等症状。需紧急抢救,包括抗过敏、纠正呼吸循环衰竭、抗休克等治疗。如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地塞米松注射液抗过敏、盐酸多巴胺注射液升血压等。
4.空气栓塞:多由于手术、创伤等原因使空气进入血管,可引起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应立即采取左侧卧位、头低脚高位,使空气积聚在右心房顶部,避免进入肺动脉;给予高流量吸氧;严重者需进行高压氧治疗。
5.肿瘤栓塞:肿瘤细胞脱落形成栓子堵塞肺动脉,可出现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治疗主要针对原发病,如手术、化学治疗、放射治疗等,同时可给予抗凝、溶栓等对症治疗。
日常要注意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如避免长时间卧床、久坐,适当活动下肢等。如果出现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并遵医嘱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