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岁月经紊乱可能是围绝经期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异常、多囊卵巢综合征、高泌乳素血症、子宫内膜炎等因素所致。建议患者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诊检查,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日常护理、药物治疗的方式进行处理。
1、围绝经期综合征:围绝经期女性卵巢功能逐渐衰退,雌激素分泌波动减少,使得子宫内膜生长和脱落失去规律,从而引发月经紊乱,可能出现月经周期延长或缩短、月经量增多或减少、月经频发或稀发等症状。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坤宝丸、更年安片、替勃龙片等药物缓解不适。
2、甲状腺功能异常:无论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还是甲状腺功能减退症,都会影响身体的内分泌系统。甲状腺激素失衡会干扰性激素的正常代谢和调节,进而影响月经周期,可能伴有心慌、手抖、乏力、畏寒、体重变化等症状。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可遵医嘱服用甲巯咪唑片、丙硫氧嘧啶片等;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可服用左甲状腺素钠片等药物治疗。
3、多囊卵巢综合征:多因体内雄激素水平过高、胰岛素抵抗等引起。卵巢内多个小卵泡发育但难以成熟排卵,导致月经周期延长、闭经、月经量少等月经紊乱表现,还可能有多毛、肥胖、痤疮等症状。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短效避孕药如屈螺酮炔雌醇片、炔雌醇环丙孕酮片,以及盐酸二甲双胍片等改善胰岛素抵抗。
4、高泌乳素血症:垂体泌乳素瘤或其他原因导致泌乳素分泌过多,会抑制卵巢功能,使雌激素水平下降,造成月经紊乱,可出现月经量少、闭经、泌乳等症状。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溴隐亭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5、子宫内膜炎:炎症刺激子宫内膜,使其正常的生理功能受损,导致月经周期紊乱,可能伴有下腹痛、白带增多、发热等症状。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盐酸多西环素片、阿奇霉素片、甲硝唑片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
45岁女性出现月经紊乱后,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精神压力过大。饮食上应均衡营养,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同时,要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熬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