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气一般是真菌感染、手部多汗、长期接触刺激性物质、免疫力低下、皮肤屏障受损等原因所致。建议患者及时就医,谨遵医嘱对症治疗,缓解病情。
1、真菌感染:皮肤癣菌感染手部皮肤。在温暖潮湿环境下易滋生,表现为手部皮肤出现红斑、丘疹、水疱、脱屑,边界清楚,常单侧发病,逐渐蔓延,瘙痒明显,可通过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传播,如共用毛巾、手套等。建议患者谨遵医嘱,可外用抗真菌药物,如酮康唑乳膏、盐酸特比萘芬乳膏,症状严重时可口服抗真菌药,如伊曲康唑胶囊。
2、手部多汗:手部汗腺分泌旺盛,汗液过多。为真菌等微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容易诱发手气,同时手部皮肤长期处于潮湿状态,角质层容易浸渍、发白,可伴有异味,易出现脱皮、瘙痒等症状。建议患者谨遵医嘱,可使用止汗剂,如乌洛托品溶液,保持手部清洁干燥。
3、长期接触刺激性物质:频繁接触洗涤剂、消毒剂、化学试剂等刺激性物质,会破坏手部皮肤屏障,使皮肤抵抗力下降,容易受到真菌等病原体感染,导致手气发生,手部皮肤可出现干燥、粗糙、皲裂、发红等症状,瘙痒或疼痛程度不一。建议患者谨遵医嘱,减少接触刺激性物质,使用手套防护,可外用保湿修复霜,如尿素维E乳膏。
4、免疫力低下:患有糖尿病、艾滋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情况,使机体免疫力下降,对真菌的抵抗力减弱,容易感染手气,且感染后病情可能较难控制,容易复发,可能伴有其他部位的感染症状,如口腔念珠菌感染、足部真菌感染。建议患者谨遵医嘱,针对基础疾病进行治疗,提高免疫力,如控制血糖、调整免疫抑制剂用量等,同时进行抗真菌治疗。
5、皮肤屏障受损:过度洗手、使用强力清洁产品、频繁去角质等行为,会破坏手部皮肤的角质层,损害皮肤屏障功能,使皮肤更容易受到真菌等外界因素的侵袭,引发手气,手部皮肤变得敏感,易出现红斑、瘙痒等症状。建议患者谨遵医嘱,避免过度清洁手部,使用温和的清洁产品,可外用含有神经酰胺等成分的修复霜修复皮肤屏障。
手气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患者应及时就医,医生会通过详细问诊、体格检查、真菌学检查等确定病因。患者要严格遵医嘱进行治疗,如外用或口服抗真菌药物、改善手部环境、提高免疫力、修复皮肤屏障等,同时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交叉感染,定期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