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科普 > 内科

感冒和支原体肺炎怎么区别

医生头像

王学林 副主任医师内科

三级甲等河南省人民医院

感冒和支原体肺炎一般可通过病原体、易感人群、症状、病程长短、检查方法等进行区别。
1.病原体:普通感冒通常是由多种不同类型的病毒触发的,其中流感病毒以及新型冠状病毒是最常见的。肺炎支原体导致的间质性肺部炎症被称为支原体肺炎;
2.易感人群:普通感冒和支原体肺炎都是通过飞沫传播的,儿童和青少年对支原体肺炎的易感性较高,而学校则是这种疾病的高发区。流感病毒和冠状病毒等可能导致普通感冒的病毒,由于其种类众多且对大多数人都容易感染,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传播性,尤其在春季和冬季更为常见;
3.症状:常见的感冒症状包括打喷嚏、流感、喉咙疼痛、肌肉疼痛、头痛和疲劳。如果出现明显咳嗽或咳痰则是重症感冒的表现之一。通常情况下,感冒的症状是比较轻微的,并且在1到2周的时间里会逐步改善。如果患者有咳嗽或气喘症状时,应考虑支原体肺炎的可能性,如不及时治疗可引起肺不张等并发症。支原体肺炎可能表现出的症状有高温、持续的干咳、呼吸急促、胸部疼痛、乏力以及肌肉酸痛。严重的支原体肺炎有可能引发肺部的感染,从而对健康构成威胁;
4.病程长短:感冒病程通常较短,一般在1周左右就可以自愈。支原体肺炎病程通常较长,可能会有1014天,而部分重症支原体肺炎的病程可能会持续12个月。
5.检查方法:感冒通常是由医生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进行诊断,一般不需要进行实验室检查。支原体肺炎除了要了解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还需要通过痰液检查、肺部CT等检查来进一步明确诊断。
当出现上呼吸道症状时,不建议盲目用药治疗,应及时就医,经检查明确病原体类型,然后在医生指导下针对性治疗。
展开全部内容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任何医疗行为请遵从医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