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粪石自行排出的概率通常很小且并无明确的数据,一般无法自行排出,通常建议通过治疗的方式促使其排出体外,以免引起其他并发症。
阑尾粪石是指阑尾腔内出现较硬的粪便结石,通常是由无法消化的谷壳、沙子、小金属等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自行排出的概率通常很小。阑尾位于盲肠和回肠之间,是一个盲端器官,较为狭窄,在蠕动正常且粪便正常的情况下通常能将粪便正常排出,但若出现粪石的情况,自行排出的概率通常很小。
阑尾腔比较狭窄,若在该区域形成粪石,会使其堵塞、嵌顿于阑尾腔内,一般无法自行排出。长期堵塞还可能导致阑尾腔的分泌物不能排出细菌,进而使该部位出现化脓、缺血、坏死等情况,引发阑尾炎,导致患者出现腹部剧烈疼痛、排便困难等症状,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通过腹腔镜切除术的方式切除阑尾和粪石,以免引发较为严重的并发症。
患者日常需注意合理饮食,适量增加富含纤维食物的摄入,如水果、蔬菜、全谷物等,有助于预防便秘和粪便堆积,减少阑尾炎的发生,若出现阑尾粪石的情况,需及时前往医院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