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乙肝一般指感染乙型肝炎病毒,通常2周到3个月能查出来,具体时间因人而异。
乙型肝炎病毒是引起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病原体,可以通过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垂直传播等方式传播。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可能存在乙肝窗口期,这是人体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还没有引起免疫系统反应,没有产生抗体的时期,一般是2周到3个月。在乙肝窗口期,虽然患者已经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但是抗体可能不稳定,所以检测结果可能为阴性,因此乙肝窗口期之后,也就是感染病毒后2周到3个月才能查出来。每个人的感染途径、免疫力等情况有所不同,所以具体时间可能存在个体差异。
如果患者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引起了乙型病毒性肝炎,可能会出现黄疸、恶心、呕吐、腹胀、厌油、肝掌、肝区疼痛等症状,可以遵医嘱口服恩替卡韦胶囊、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等药物进行抗病毒治疗。严重时可能需要进行肝移植。
建议患者及时前往医院通过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检查、乙肝两对半检查等方式进行诊断,确诊后及时治疗,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