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科普 > 皮肤性病科

指甲脱落是什么病

医生头像

周怡 主治医师皮肤性病科

三级甲等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指甲脱落的原因包括外伤、真菌感染、营养不良、皮肤疾病及全身性疾病。建议及时就医,并遵医嘱采取消毒包扎、抗真菌治疗、补充营养、药物干预等措施。
1.外伤:指甲受到剧烈撞击、挤压等外力作用时,可能导致指甲与甲床分离而脱落。此时应及时清洁伤口,涂抹药膏并包扎,以防感染。若伤势严重,应及时就医处理。
2.真菌感染:甲癣等真菌感染性疾病可导致指甲变脆、变形,最终脱落。治疗需使用抗真菌药物,如伊曲康唑胶囊、特比萘芬片、氟康唑胶囊等,以杀灭真菌,促进指甲恢复。同时,保持指甲清洁干燥,避免交叉感染。
3.营养不良:长期营养不均衡,缺乏钙、锌、维生素等营养素,会影响指甲的正常生长,导致指甲变薄、变脆而脱落。此时应调整饮食结构,增加富含这些营养素的食物摄入,如牛奶、瘦肉、绿叶蔬菜等。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相关营养补充剂。
4.皮肤疾病:银屑病、扁平苔藓等皮肤疾病可累及指甲,引起指甲脱落。治疗需针对原发病进行,如使用激素类药物、免疫抑制剂等控制病情。同时,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抓挠等刺激,以防病情加重。
5.全身性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肾功能不全、缺铁性贫血等全身性疾病也可能导致指甲脱落。治疗需针对原发病进行,如补充铁剂、控制甲亢等。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有助于病情恢复。
指甲脱落可能是多种疾病的表现之一,若出现此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后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注意保持指甲清洁干燥,避免长时间泡水或接触有害物质,以防感染或加重病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均衡饮食,补充营养,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预防指甲脱落的发生。
展开全部内容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任何医疗行为请遵从医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