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科普 > 内科

一型和二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

医生头像

孙香兰 主治医师内科

三级甲等山东省立医院

一型和二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通常是不一样的,一型是胰岛β细胞被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引起的糖尿病。二型是由胰岛素抵抗、胰岛素进行性分泌不足导致的一类糖尿病。建议患者遵医嘱通过药物进行治疗。
1、一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可分泌胰岛素,胰岛素的主要作用是降低血糖。1型糖尿病是指由于胰岛β细胞被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引起血糖升高的一种代谢性疾病。一般青少年时期起病,主要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轻,病情严重或应激时可发生急性严重代谢紊乱,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高渗高血糖综合征。建议患者遵医嘱使用胰岛素注射液、人胰岛素注射液等药物来控制血糖。
2、二型糖尿病:该病是指由于遗传、环境等因素引起胰岛素分泌不足,或是机体对胰岛素敏感性下降,不能有效利用,即胰岛素抵抗,导致血糖水平增高的一种慢性病。起病常见于青春期后,慢性或急性起病,患者多肥胖,也可出现血糖高、“三多一少”等类似症状,可根据自身免疫抗体、C肽等检查及病人对胰岛素治疗的依赖程度来鉴别。建议患者遵医嘱服用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二甲双胍格列本脲片等降糖药进行治疗。
当患者出现头痛、嗜睡、烦躁、呼吸深快、休克、昏迷等症状时,应紧急就医,通过血糖测定、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尿糖测定等方式以明确诊断,并对症治疗。平时注意大豆及其制品的摄入,零食加餐可选择坚果,每日摄入30~50克为宜。
展开全部内容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任何医疗行为请遵从医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