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和脑出血都是临床上较为严重的疾病,两者相比,通常脑出血的死亡率相对较高一些。
脑梗死是脑血管病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类型,是一种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由缺血、缺氧导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软化。疾病初期患者一般意识清醒,中期出现意识障碍、延髓性麻痹、四肢瘫、昏迷、中枢性高热、应激性溃疡等症状。随着疾病的进一步恶化,晚期并发脑疝时,常危及生命,最终导致脑死亡。
通常大脑中的血管破裂后,血液在破口处流出就会发生脑出血。患者一般无前驱症状,少数可有头晕、头痛及肢体无力等表现。发病后,症状在数分钟至数小时内达到高峰,并且症状的严重程度主要取决于出血量和出血部位。
据相关研究统计,脑出血是急性脑血管病中病死率较高的疾病类型。因此,与脑梗死相比,脑出血的死亡率通常会高一些。无论是脑梗死还是脑出血,对人体的危害都是比较大的,患者应注意观察自身情况,并立即前往医院就诊,完善相关检查,查明情况进行规范的治疗。
平时应定期检测血糖、血脂、血压等指标,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保持合理的体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