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内血液不凝固通常与血液流动速度较快、凝血机制未激活、无具有活性的凝血物质等因素相关。
1、血液流动速度较快:在正常情况下,血管内血液的流动速度是比较快的,主动脉血流速度通常为18-22厘米/秒,腔静脉的血流速度一般为7-8厘米/秒,可以对血小板进行冲刷,不易使血小板出现聚集的情况,通常不会令血液凝固。
2、凝血机制未激活:如果血管的状态健康,其内膜通常是光滑完整的,不存在胶原纤维暴露的情况,一般不会激活内源性及外源性的凝血机制,能够使血液在血管内正常流动。
3、无具有活性的凝血物质:在血管内,存在凝血酶原,该物质是凝血酶的前身物质,但其本身不具有活性,无法自行转变为凝血酶,不能使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凝固。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血管内的血液无法维持正常的流动状态,可能形成血栓,诱发急性心肌梗死、脑梗死等疾病,对患者的生命健康产生明显影响。此时,建议患者及时就诊,遵医嘱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巴曲酶注射液、注射用尿激酶等药物来抗凝、溶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