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科普 > 中医科

痛经取穴

医生头像

陈秀杉 副主任医师中医学

三级甲等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如果存在痛经的症状,建议通过按摩或者针灸气海穴、关元穴、足三里、血海穴、太阳穴、合谷等穴位来缓解,取穴方法主要包括仰卧、正坐、屈膝、端坐等。
1.仰卧:痛经是最常见的妇科症状之一,主要表现为周期性小腹疼痛、下腹部坠痛、腰骶酸痛等。为了缓解不适,通常可以针灸或者按摩气海穴,即位于腹正中线脐下1.5寸的穴位,以及关元穴,即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下3寸的穴位。而这两种穴位在取穴时,通常需要仰卧,以便于更好地找到穴位。
2.正坐屈膝:痛经在进行针灸、按摩等物理治疗时,还可以采取正坐屈膝的方法取足三里、血海穴等穴位,其中足三里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血海穴位于股前区,髌底内侧端上2寸,都能够起到缓解痛经的作用。
3.端坐:部分女性在痛经时,还可能会出现头颞部牵扯痛、搏动性疼痛等症状,一般建议针灸或者按摩太阳穴、合谷等穴位,太阳穴位于颅顶骨、额骨、蝶骨及颞骨的交汇之处,合谷则在手背第1、2掌骨间,有助于缓解疼痛,至于其取穴方法通常是端坐。
总之,通过针灸、按摩来缓解痛经时,穴位不同,取穴方法也会不同,根据医生的指导保持正确的姿势即可。
展开全部内容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任何医疗行为请遵从医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