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早衰指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判断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的方法包括月经周期变化、激素水平检测、抗苗勒氏管激素(AMH)检测、超声检查、症状表现等,表现多样,建议及时就医诊治,谨遵医嘱。
1、月经周期变化:正常的月经周期一般为21-35天。如果月经周期逐渐缩短,例如从原本28天的周期缩短到21天以内,或者出现月经周期延长,超过35天,甚至闭经,且这种情况持续数月,可能是卵巢功能出现问题的信号。特别是40岁以前出现闭经,同时伴有潮热、盗汗等症状,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的可能性较大。
2、激素水平检测:通过检测血液中的性激素六项,即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睾酮(T)和催乳素(PRL)来判断。当FSH大于40IU/L,且间隔1个月以上复测仍高,同时E2水平降低,通常提示卵巢功能衰退。因为FSH是促进卵泡发育的激素,卵巢功能下降时,身体会反馈性地促使垂体分泌更多的FSH。
3、抗苗勒氏管激素(AMH)检测:AMH是由卵巢小卵泡的颗粒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能反映卵巢储备功能,正常范围一般在2-6.8ng/ml之间。如果AMH值低于1.1ng/ml,预示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有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的可能。
4、超声检查:B超可以观察卵巢的大小、形态和卵泡数量。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患者的卵巢体积可能会缩小,正常育龄女性卵巢大小一般为4cm×3cm×1cm,早衰时卵巢体积可能明显减小。而且卵巢内的窦卵泡数目也会减少,正常每侧卵巢有窦卵泡数5-10个,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时窦卵泡数可能少于5个。
5、症状表现:除了月经紊乱外,还会出现潮热、多汗、烦躁、失眠、性欲减退等症状。类似于围绝经期的症状如果出现在40岁以前,可能是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导致的雌激素水平下降引起的。
如果怀疑有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的情况,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因为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不仅会影响生育能力,还会对女性的身心健康产生诸多不利影响,早期发现和干预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