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科普 > 内科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护理诊断及措施

医生头像

龚新宇 副主任医师内科

三级甲等中日友好医院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诊断一般是询问病史、观察体征等;通常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和吸氧进行处理。患者还可以通过预防感染、加强锻炼等方式进行护理。
一、诊断
1.询问病史:临床上,大部分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之前可能会患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疾病。通常可以通过询问患者的病史,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初步诊断。
2.观察体征:患者可能会呈现桶状胸,还可能会出现双下肢水肿、腹胀、呼吸音减弱等情况。一般可以通过观察患者的体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初步判断。
还可以通过血常规检查、心电图、磁共振成像、胸片等方式诊断患者的病情。
二、措施
1.药物治疗:患者可能会出现气促、呼吸困难、咳痰等情况,建议按照医嘱使用硫酸沙丁胺醇片、异丙托溴铵吸入溶液、祛痰止咳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一般可以起到改善呼吸功能、祛痰等作用。
2.吸氧:当患者出现低氧血症时,建议通过吸氧来纠正缺氧的情况。
三、护理
1.预防感染: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患者一般免疫力较为低下,建议患者注意保暖,避免去人群聚集处,外出尽量戴好口罩,以免出现感染的情况。
2.加强锻炼:患者可以适当地进行运动,比如散步、打太极等。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缩唇呼吸、吹气球等,通常可以改善呼吸功能。
还可以通过加强营养、家庭氧疗、定期复查、注意休息等方式进行护理。
展开全部内容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任何医疗行为请遵从医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