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科普 > 皮肤性病科

耳朵里总长火疖子怎么回事

医生头像

周怡 主治医师皮肤性病科

三级甲等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耳朵里总长疖的原因包括外耳道局部皮肤损伤、细菌感染、皮脂腺分泌旺盛、不良挖耳习惯、免疫力低下等,若耳朵里频繁出现疖肿应及时就医,遵医嘱用药。
1、外耳道局部皮肤损伤:如用尖锐的物品掏耳,可能会刮伤外耳道皮肤,破坏皮肤的屏障功能,使细菌容易侵入,引发疖肿。此外,在游泳、洗澡时耳朵进水,若未及时清理干净,长期处于潮湿环境,外耳道皮肤也容易受损,增加疖肿发生的概率。
2、细菌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是导致耳朵疖肿的常见致病菌。当外耳道皮肤抵抗力下降时,细菌就会大量繁殖,侵入毛囊及周围组织,引起局部炎症反应,形成疖肿,表现为耳部疼痛,尤其是在牵拉耳廓或按压耳屏时疼痛加剧,疖肿成熟后可出现脓头。
3、皮脂腺分泌旺盛:外耳道皮肤的皮脂腺分泌过多,可导致毛囊堵塞,分泌物排出不畅,容易滋生细菌,从而诱发疖肿。这种情况在油性皮肤的人群中更为常见,而且外耳道内的油脂和污垢堆积,也为细菌生长提供了有利环境。
4、不良挖耳习惯:频繁挖耳或使用不洁的挖耳工具,会将外界的细菌带入外耳道,同时还可能损伤耳道皮肤,打破耳道内的微生态平衡,使得细菌感染的风险大幅增加,进而导致疖肿反复出现。
5、免疫力低下: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慢性肾炎等,或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营养不良等因素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身体抵御细菌的能力减弱,外耳道皮肤容易受到细菌感染而形成疖肿,且疖肿愈合相对缓慢,容易复发。
平时不要自行挤压耳朵里的疖肿,以免导致炎症扩散,引发更严重的耳部感染,如外耳道炎、中耳炎等。
展开全部内容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任何医疗行为请遵从医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