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纤维蛋白原的正常值通常在4-6g/L,不过孕期会有一定生理性波动,若发现纤维蛋白原水平异常偏离此范围,建议及时就医并遵医嘱治疗。
妊娠后,女性身体为了适应胚胎生长发育以及应对分娩时可能出现的出血风险,会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其中就包括血液系统的改变,纤维蛋白原水平会逐渐升高。其有助于在分娩过程中迅速形成血栓,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概率,为母婴安全提供保障。但如果纤维蛋白原水平过高,超出正常范围较多,可能会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增加血栓性疾病的发生风险,如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等,这些情况不仅会危害孕妇健康,严重时还可能影响胎盘血液循环,导致胎儿缺氧、发育迟缓等不良后果。相反,若纤维蛋白原水平过低,又会使孕妇面临出血风险增加的问题,在分娩时可能出现大出血难以止血的危险局面。
在日常护理方面,孕妇要保持适度的运动,如散步、孕妇瑜伽等,这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避免血液过度淤积而加重高凝状态,但运动要在身体可承受范围内,避免过度劳累和受伤。饮食上,要注意均衡营养,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等,避免高糖、高脂肪、高盐食物,以维持血管健康,降低血液黏稠度。同时,要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进行产检,密切监测纤维蛋白原等各项指标的变化,以便及时发现异常并采取相应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