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科普 > 骨科

佝偻病初期和激期区别

医生头像

张博 副主任医师骨外科

三级甲等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佝偻病初期和激期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年龄和症状。
1、佝偻病早期:早期通常多见于6个月以内,特别是小于3个月的孩子。常见的症状包括易激惹、多汗、摇头、夜间哭闹、睡眠不安等非特异性神经兴奋性增高的表现。一般无颅骨软化、鸡胸、罗圈腿等骨骼改变。
2、佝偻病激期:多见于6个月以后的孩子。随着病情发展,孩子体内钙、磷的代谢紊乱加重,除了初期的症状之外,逐渐出现典型的骨骼改变。例如出现颅骨软化,表现为颅骨薄、前胸周围软,按压枕骨或者顶骨后部,有按乒乓球的感觉。6个月之后,头围会增大,头颅外观呈方形,医学上称之为方颅。肋骨部位可以触摸到串珠样的凸起,通常在第7~10肋骨最典型,称之为佝偻病串珠。严重的佝偻病孩子,在手腕、足踝部位可形成圆形环状隆起,称为手、足镯。胸骨和邻近软骨向前突起,形成鸡胸样畸形。1岁左右的孩子骨质可出现疏松,双下肢骨骼负重能力差,骨头弯曲,形成O型腿或者X型腿。重症佝偻病孩子常会伴发营养不良、贫血、免疫力下降、肌肉无力甚至智力发育迟缓等症状。
展开全部内容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任何医疗行为请遵从医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