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和北芪在实质上属于同一种药。
黄芪和北芪在中药学上是同一种植物的不同称呼,均来源于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北芪这个名称主要因为黄芪在北方地区的产量较大,为了与南方地区的黄芪加以区分,而特别称为北芪。黄芪和北芪的药用价值相同,都具有补气生肌、利尿固表、保肝健脾、温胃和胃的作用。两者在中药方剂中常被用于治疗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内热消渴等病症。
黄芪和北芪虽好,但并非每个人适宜。例如,妊娠及哺乳期妇女、气滞湿阻、食积停滞等人群应避免服用。在使用黄芪或北芪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切勿自行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