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氯化钾的副作用通常是胃肠道不良反应,还可能造成高钾血症。
氯化钾是一种电解质补充药物,主要是为机体补钾,临床上常用于预防和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低钾血症,还可以治疗洋地黄中毒引起频发、多源性早搏或快速性心律失常。口服氯化钾后,该药物会在胃肠道内分解为氯离子和钾离子,其中氯离子会升高胃酸浓度,钾离子会刺激胃黏膜,从而诱发胃肠道不良反应,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严重时还有可能导致消化性溃疡、出血、穿孔和梗阻,对人体造成损害。
此外,如果患者本身的肾功能受到损害,肾脏的排泄功能下降,口服氯化钾后还容易诱发高钾血症,出现肌肉无力、麻痹、心肌收缩功能降低等症状。因此,患有高钾血症、急性肾功能不全、慢性肾功能不全等疾病的患者应避免口服氯化钾。其他患者在服用氯化钾的同时也要密切观察血钾的浓度,避免钾浓度过高,导致酸碱失衡。
患者平时要适当调整饮食,可以适量吃香蕉、橘子、木瓜、紫菜、木耳、芋头等食物,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为机体补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