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科普 > 内科

熊猫针的副作用和危害

医生头像

孙香兰 主治医师内科

三级甲等山东省立医院

熊猫针是一种专注于改善眼周衰老的产品,在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治疗,一般没有副作用和危害。但是患者未在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操作,其副作用和危害是局部出现鼓包、过敏、感染等,严重时有栓塞风险。
1、局部出现鼓包:熊猫针主要是在眼周部位进行注射,如果操作时填充材料注射不均匀,或者注射后患者用力揉搓面部,可能会使局部出现鼓包,皮肤凹凸不平,进而影响治疗效果。
2、过敏:熊猫针的主要成分是透明质酸,如果患者进行治疗前没有进行相关的皮试,并且患者自身对该成分过敏,注射后可能会出现丘疹、瘙痒、红肿等过敏反应。症状较轻者无需特殊治疗,保持局部清洁即可;症状较重者,应遵医嘱服用盐酸西替利嗪片、氯雷他定糖浆等抗过敏药物进行治疗。
3、感染:如果在填充过程中操作不当,或在填充后用脏手按压、触摸伤口,并且伤口未愈合前就沾水,可能会出现局部感染的情况,导致皮肤出现红肿、刺痛、瘙痒等现象。建议患者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阿莫西林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
4、栓塞风险:由于熊猫针注射的位置位于眶周血运丰富的部位,若因注射层次或方式不当可能会有栓塞风险,如果造成视网膜中动脉栓塞,患者很有可能会出现视力下降、眼痛失明等症状,不利于眼部健康。
建议患者前往正规的医疗机构并选择经验丰富的医生来注射熊猫针,同时注射后注意保持局部皮肤的清洁、卫生,以防感染。如果护理得当,患者注射后2-3个星期可见效,该效果可维持6-12个月。
展开全部内容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任何医疗行为请遵从医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