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凝血酶3偏低有血液抗凝作用减弱的危害,还可能会导致心绞痛、肾病综合征等病症。
1、血液抗凝作用减弱:抗凝血酶3是人体内与凝血系统功能相拮抗的抗凝血系统,在正常情况下,两者保持动态平衡。该指标主要反映机体抗凝系统的功能,正常范围在290±30.2g/L,升高一般不会引起病理性后果,但降低通常表示血液抗凝作用出现不同程度的减弱。
2、心绞痛:该病是一组由心肌缺氧和供氧之间失去平衡而发生心肌缺血,从而引起疼痛的临床综合征,抗凝血酶3发挥作用必须与肝素结合,若是出现减弱,抗凝因子无法发挥有效作用,可能会导致血液淤积,出现胸痛、呼吸困难、胸闷气短等心绞痛症状。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硝酸异山梨醇片、盐酸普萘洛尔片、硝苯地平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3、肾病综合征:该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以肾小球基膜通透性增加,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度水肿、高脂血症的一组临床症候群。常会导致尿蛋白出现不同程度地升高,若是血液抗凝作用减弱,常会导致血液循环受阻,可能会引起肾脏损伤诱发该病。患者通常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呋塞米片、环孢素胶囊、他克莫司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
除此之外,该症状还可能有导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危害,需及时到医院心血管内科、血液内科、肾内科等科室控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