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科普 > 中医科

治睡眠障碍的有效方法

医生头像

余晓阳 主任医师中医学

三级甲等重庆市中医院

睡眠障碍一般是指失眠,一般可以通过使用中成药、针灸和按摩等多种手段,失眠症状有可能得到缓解,需要及时就医进行治疗。
1、使用中成药:用于治疗失眠的中成药主要包括养心安神、疏肝解郁类和安神补脑类等几种。其中以养心安神类药最多。在养心安神方面,主要用于治疗心悸、失眠、心神不宁和健忘等症状,相关的中成药包括柏子养心丸、朱砂安神丸、养心安神丸和甜梦胶囊等。对于安神补脑类,主要治疗因虚致神不守静引起的失眠,相关成药有益智汤、六神丸、逍遥散、归脾汤等。在治疗由肝气郁滞引发的失眠方面,疏肝解郁类药物主要包括舒肝解郁胶囊、解郁安神胶囊和舒眠胶囊等相关中成药。对于安神补脑类则以补益肝肾为主,常用补肾壮阳中药如金匮肾气丸来增强人体功能。安神补脑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由肾精不足和气血两亏导致的失眠和健忘等症状,与此相关的中成药包括安神补脑液和健脑丸等。
2、针灸:在进行针灸治疗时,主要选择了百会、神门、三阴交、照海、申脉和安眠这些穴位。在百会穴中选择大椎和小椎穴为配穴。若出现肝火扰心的相关症状,可以选择太冲、行间或侠溪作为相应的穴位。如果伴有痰浊内阻的症状则选用膻中、中脘、气海穴为配穴。当出现心脾两虚的相关症状时,可以选择心俞、脾俞和足三里作为相应的穴位。在选穴上,根据患者病情不同可以选用相应穴位。当出现心肾不交的相关症状时,可以选择心俞、肾俞和太溪作为相应的穴位。若同时还伴有肝气郁滞或血瘀气滞者,选用肝俞及内关为配穴。在脾胃功能失调的情况下,可以选择丰隆、中脘和足三里作为辅助穴位。若无特殊情况,可以根据不同患者选择相应穴位进行针刺治疗。如果有治疗需求,可以在每一次治疗开始之前,使用梅花针敲击头部的各个经络,以增强治疗效果。
3、按摩:对于失眠的症状,可以通过按摩三阴交、百会、神门等穴位来达到调理的效果。神门位于足大趾甲根部中央,是手太阳膀胱经气交会之处。三阴交位于小腿的内部,距离足内踝的尖端3寸,靠近胫骨的内侧边缘。通过对三阴交进行适度的按摩,可以调整与失眠紧密相关的肝、脾、肾三个脏器,从而有效地缓解睡眠问题。百会穴是足少阴肝经气输注之所在,也是治疗失眠最常用的穴位之一。百会穴位一般位于头部中线与两耳尖连线交汇的位置,是督脉穴的一部分。对该穴位进行适当的按摩,有助于实现镇静和舒缓大脑,从而达到安眠的效果。神门位于两手掌指间关节凹陷处,是手三阳经之合穴,也是治疗失眠最常用的穴位之一。神门穴位主要分布在腕掌侧横纹靠近小拇指内侧端的凹处,是心经的原穴。通过按摩这一穴位,可以达到宁心安神的效果,并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
对于失眠的患者,建议多摄取一些温热的食物,如牛奶、大豆、西红柿、菠菜、坚果、鸡肉和牛肉等,这些都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
展开全部内容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任何医疗行为请遵从医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