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息肉术后褐色分泌物,可能是创面愈合、感染、结痂脱落、残留息肉组织、子宫内膜炎等原因引起的,建议及时就医并遵医嘱治疗。
1.创面愈合:手术切除息肉后,宫颈局部留下创面,在愈合过程中,新生的肉芽组织比较脆弱,少量毛细血管渗血,与宫颈分泌物混合排出,形成褐色分泌物,这是术后正常现象,一般持续1-2周。无需特殊处理,注意保持外阴清洁,每天用温水清洗,勤换内裤,避免同房、盆浴1-2个月,等待创面自然愈合。
2.感染:术后若不注意个人卫生,如未及时更换卫生巾、过早同房等,细菌、真菌等病原体易侵入创面,引发感染,导致局部炎症反应加重,渗出物增多且颜色加深,呈褐色,常伴有异味、下腹疼痛。需抗感染治疗,口服头孢克肟分散片,广谱抗菌;奥硝唑片,针对厌氧菌;外用聚维酮碘溶液,稀释后清洗外阴,消毒杀菌,抑制病原体生长,缓解症状。
3.结痂脱落:宫颈创面愈合过程中会形成结痂,在1周左右结痂开始脱落,脱落后会有少量出血,与分泌物混合,出现褐色分泌物,只要出血量不多于月经量,都属于正常范围。同样要注意外阴清洁,避免剧烈运动,防止结痂过早、过快脱落,若出血较多,及时就医,可能需再次缝合止血。
4.残留息肉组织:手术过程中若息肉根部切除不完全,残留部分组织在术后可能继续生长、出血,形成褐色分泌物,且可能反复出现。需再次行妇科检查、阴道镜检查确诊,必要时二次手术彻底切除,术后送病理检查,确保无病变残留,同时加强抗感染措施,如上述感染情况所用药物。
5.子宫内膜炎:宫颈与子宫相连,术后身体抵抗力下降,若子宫内膜受病原体侵袭,引发炎症,内膜充血、渗出,可通过宫颈管流出褐色分泌物,伴有发热、下腹坠胀等症状。需用抗生素治疗,如青霉素钠,对革兰氏阳性菌抗菌力强;克林霉素磷酸酯片,尤其适用于对青霉素过敏者;同时结合中药灌肠,选用红藤、败酱草等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中药,促进炎症吸收,缓解症状。
使用上述药物时要谨遵医嘱日常生活中术后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保持外阴清洁,勤换卫生巾和内裤;避免盆浴和同房1-2个月;饮食均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蛋白质食物;定期复查,观察创面愈合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