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带下病有白带量多、白带颜色异常、白带质地改变、气味异常、阴部瘙痒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并遵医嘱治疗。
1.白带量多:正常白带量适中,而带下病患者白带量明显增多。这可能是由于脾虚不能运化水湿,水湿下注;或肾阳不足,气化失常,水湿内停;又或是湿热下注,导致阴道分泌物增多。过多的白带会使患者感到阴部潮湿不适,常需频繁更换内裤,还可能对外阴皮肤产生刺激。如果是脾虚湿盛导致的,可口服参苓白术散,健脾利湿;也可使用完带汤,补脾疏肝、化湿止带;外用苦参洗液,燥湿止痒。
2.白带颜色异常:正常白带为白色或透明色,带下病时白带颜色可发生改变。白带发黄可能是湿热蕴结,如肝经湿热,胆汁外溢混入白带中;白带呈黄绿色可能是滴虫感染或混合性细菌感染引起;白带带血可能是宫颈息肉、宫颈炎、子宫内膜癌等疾病的信号,这与局部组织的病变、血管破裂有关。若是滴虫性阴道炎引起的白带异常,可口服甲硝唑片,外用甲硝唑栓,同时用高锰酸钾溶液坐浴。
3.白带质地改变:正常白带质地较清稀或稍稠,带下病中白带质地可有变化。白带变得粘稠如豆腐渣样,多为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表现,是由于白色念珠菌大量繁殖,使白带中含有大量菌丝和孢子;若白带呈水样,可能与子宫黏膜下肌瘤、输卵管癌等有关,是因为病变组织影响了阴道和子宫的正常分泌及排泄功能。对于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可口服氟康唑胶囊,外用克霉唑栓,配合红核妇洁洗液清洗外阴。
4.气味异常:健康的白带没有明显气味,而下带病患者的白带常有异味。腥臭味可能是细菌性阴道病,是阴道内厌氧菌大量繁殖产生的胺类物质所致;恶臭味可能提示生殖道有严重的感染或肿瘤,如晚期宫颈癌、子宫内膜癌等,这些病变组织坏死、感染,导致分泌物有恶臭。治疗细菌性阴道病可口服替硝唑片,外用替硝唑栓,同时口服妇科千金片清热除湿。
5.阴部瘙痒:白带异常刺激外阴皮肤,加上病原体感染,会引起阴部瘙痒。患者会有难以忍受的不适感,搔抓后可能导致外阴皮肤破损、红肿,进一步加重不适,还可能引发感染。可口服止痒的中成药,如肤痒颗粒,外用止痒药膏,如除湿止痒软膏,同时积极治疗引起瘙痒的原发病,如阴道炎、宫颈炎等,治疗用药需谨遵医嘱。
治疗带下病时,要根据具体病因和症状选择合适的药物,并且一定要谨遵医嘱,避免自行用药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