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科普 > 中医科

肝胆有热口苦吃什么药治

医生头像

余晓阳 主任医师中医学

三级甲等重庆市中医院

肝胆有热口苦吃龙胆泻肝丸、柴胡疏肝散、小柴胡颗粒、茵陈蒿汤、清肝利胆口服液等药治,建议及时就医并遵医嘱用药。
1.龙胆泻肝丸:这是清肝胆实火、泻下焦湿热的经典方剂。方中龙胆草大苦大寒,上泻肝胆实火,下清下焦湿热,为君药;黄芩、栀子苦寒泻火,助君药清肝胆湿热,为臣药;泽泻、木通、车前子清热利湿,使湿热从小便而出;当归、生地养血滋阴,以防苦燥伤阴;柴胡疏肝理气,引诸药入肝胆经;甘草调和诸药。适用于肝胆湿热,症见口苦、胁痛、目赤、耳鸣、耳聋、小便淋浊、湿热带下等,能有效清泻肝胆之热,缓解口苦症状,但脾胃虚寒者慎用,因其苦寒易伤脾胃。
2.柴胡疏肝散:主要由柴胡、陈皮、川芎、香附、枳壳、芍药、甘草组成。柴胡疏肝解郁,为君药;香附、川芎助柴胡理气疏肝止痛,为臣药;陈皮、枳壳理气行滞,芍药、甘草养血柔肝、缓急止痛,调和诸药。该药重在疏肝理气,对于因情志不畅,肝郁气滞化热,出现口苦、咽干、胸胁胀痛、善太息等症状有良好疗效,通过调理气机,使肝火得疏,热气得散,口苦减轻,日常应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过激加重肝郁。
3.小柴胡颗粒:由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甘草、生姜、大枣组成。柴胡透达少阳半表之邪,黄芩清泄少阳半里之热,二者配伍和解少阳,针对邪在少阳,肝胆气机不畅导致的口苦、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喜呕等症状有效。人参、甘草、大枣扶正祛邪,半夏、生姜和胃降逆止呕,全方和解枢机,使肝胆热邪得解,口苦等不适缓解,用药期间饮食宜清淡。
4.茵陈蒿汤:茵陈蒿清热利湿、利胆退黄为君药;栀子清泄三焦之火,助茵陈蒿清热利湿,为臣药;大黄泻热逐瘀,通利大便,使湿热从大便而去,为佐药。适用于湿热黄疸,症见一身面目俱黄,黄色鲜明,伴发热、口苦、腹满、小便不利等,通过清利湿热,利胆退黄,不仅可消除黄疸,对肝胆湿热引起的口苦也有显著改善作用,服药期间注意观察大便情况,若出现腹泻应调整剂量。
5.清肝利胆口服液:由茵陈、金银花、栀子、厚朴、防己等组成,具有清利肝胆湿热之效。对于肝胆湿热所致的口苦、纳呆、胁痛、疲倦乏力、尿黄等症状,能有效清热祛湿、利胆止痛,促进肝胆功能恢复,改善胆汁排泄,缓解口苦,一般为口服,使用时遵循说明书或医嘱,同时注意休息,避免熬夜,减轻肝胆负担。
用药前务必咨询医生,辨清证型,合理用药。日常注意饮食清淡,少吃辛辣、油腻、甜腻食物,戒烟限酒,规律作息,保持心情舒畅,有助于缓解肝胆有热症状。
展开全部内容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任何医疗行为请遵从医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