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的痣是起源于黑色素细胞的色素痣,属于良性皮肤肿瘤,呈黑色或者黑褐色。若痣颜色变浅,可能是年龄增大、色素痣衰亡等非病理性因素导致的,也可能是晕痣、白癜风、黑色素瘤等病理性因素引起的,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处理。
一、非病理性因素
1、年龄增大:痣变浅多数与年龄增大有关,主要是由于身体的基础代谢率降低,皮肤细胞的新陈代谢与代谢产物的产生、分解和消耗减少,黑色素合成减少,一般不会引起不适,无需进行特殊处理。
2、色素痣衰亡:因为色素痣不稳定,可经历成熟至衰亡的生长演化过程,在20~30岁时发病率可增加,随后稳定性下降,可变平、变色而逐渐消退,属于生理现象,一般也无需干预。
二、病理性因素
1、晕痣:晕痣是指围绕色素痣的局部色素减退,表现为中心色素痣,周围色素减退斑,呈现圆形、椭圆形或者不规则形,所以颜色会变淡、体积可缩小。部分病情可能是白癜风的早期表现,如果面积比较大,建议选择激光治疗,利用激光的光热效应,让白斑内的黑色素尽快恢复。
2、白癜风:白癜风是一种色素缺失性皮肤病,会导致局部白斑皮损,其上覆有白色鳞屑,若患处有色素痣,在患者体内黑色素合成减少后,颜色也会慢慢变淡。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消白软膏、白癜风丸等药物治疗,从而促使白斑消失。
3、黑色素瘤:如果排除常见因素,痣突然迅速增大,伴随疼痛、破溃等症状,可能是黑色素瘤,大多数有棕、黑、红、白或蓝混杂不均匀的颜色,因此当痣的颜色变淡时,应提高警惕。建议患者及时采用根治性手术切除黑色素瘤,术后配合放射治疗、靶向治疗等方式巩固疗效。
如果痣突然出现异常,建议患者及时去正规医院,通过血常规、皮肤CT检查、病理检查等方式明确情况。平时要注意皮肤的清洁卫生,避免用手抓挠,加强防晒,有利于身体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