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出汗时可能会导致低渗性脱水,但除此之外,还可能会引起高渗性脱水。
1、低渗性脱水:人在大量出汗时,体内的水分量也会随之流失,如不及时补充水分,可能会引起低渗性脱水,从而导致细胞外液中溶质浓度下降、血浆渗透压下降。患者可能会出现手脚冰冷、血压偏低、头晕、身体乏力等症状,严重者还可能会引起休克,对身体会造成一定危险。如确诊为低渗性脱水,需及时遵医嘱补充水分和盐分,能够有效纠正休克问题。
2、高渗性脱水:如果因各种原因导致出汗量增多,也可能会引起高渗性脱水,主要是由于水分量流失过多使体内电解质紊乱所致,通过检查会显示血浆渗透压增高、细胞外液溶质浓度增高。如果是轻度缺水,可能只是口渴、尿量减少;重度缺水则会引起狂躁、昏迷,甚至是死亡。确诊后需及时补充水分,若同时伴有颅内压增高现象,应在医生指导下给予甘露醇注射液静脉输入治疗。
不论是低渗性脱水还是高渗性脱水,对人体都会造成很大伤害,故一旦发现自己身体缺乏水分,就要及时按照以上方式处理,但如果是严重的脱水,建议及时就医,并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制定最佳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