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科普 > 妇产科

卵泡期促黄体生成素高怎么回事

医生头像

刘泽群 主治医师妇产科学

三级甲等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卵泡期促黄体生成素的增高可能与心理因素、剧烈运动、内分泌失调、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原因有一定的联系,因此需要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需要及时就医进行治疗。
1、心理因素:女性具有独特的生理构造,其促黄体生成激素在各个阶段的正常水平各不相同。在卵泡期或黄体期,正常水平范围是1到12U/L,而在排卵期和绝经期,正常水平分别是16到104U/L和16到66U/L。因此,女性要注意调节自己的内分泌状态,避免促性腺激素过高而引起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不孕等原因。促黄体生成激素的浓度可能会受到心理状态的干扰,当情绪变得过于紧张或激动时,可能会引发促黄体生成素的异常增高。
2、剧烈运动:如果进行了较为剧烈的体育活动,可能会引发促黄体生成素水平过高的情况。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在运动时血液中含有较多的促黄体生成激素,这些物质对人的身体都有一定程度上的促进作用。频繁的睡眠缺乏或吸烟都可能对促黄体生成素的产生不良影响。
3、内分泌失调:如果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不足或者过高,会导致内分泌失调,造成卵泡期促黄体生成素水平异常升高,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乌鸡白凤丸、加味逍遥丸等药物治疗。
4、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这可能是由于免疫系统的因素引起的,可能导致内分泌系统发生显著的变化,常见的症状包括潮热多汗、面部潮红、性欲减退、闭经、不孕等。对于女性来说,围绝经期后雌激素分泌减少,体内激素水平变化较大。虽然通常建议使用雌孕激素替代疗法,但在治疗过程中仍需定期前往医院进行身体恢复状况的复查。
5、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失调疾病,其特点是卵巢表面有多个卵泡,但无法正常排卵,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地屈孕酮片、来曲唑片等药物治疗。
通常女性需要前往医院的妇科进行更深入的检查,并据此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
展开全部内容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任何医疗行为请遵从医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