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科普 > 内科

肺结核疫苗打完之后红肿

医生头像

王学林 副主任医师内科

三级甲等河南省人民医院

肺结核疫苗打完之后红肿可能是局部正常反应、局部感染、过敏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等因素所致,建议患者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诊检查,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日常护理、药物治疗的方式进行处理。
1、局部正常反应:肺结核疫苗即卡介苗,接种后可能会出现局部红肿,这是因为疫苗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反应。一般红肿范围较小,无明显疼痛等其他不适症状。通常无需特殊处理,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即可。
2、局部感染:如果接种部位在接种后被细菌等病原体污染,可能会引起局部感染,出现红肿。感染后可能伴随疼痛、发热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碘伏消毒局部,涂抹莫匹罗星软膏、红霉素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
3、过敏反应:对疫苗中的某些成分过敏,可能引发过敏反应,导致接种部位红肿,同时可能伴有瘙痒、皮疹等症状。可以口服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片、马来酸氯苯那敏片等抗过敏药物进行治疗。
4、自身免疫性疾病: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在接种疫苗后可能被诱发或加重,出现局部红肿。比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可能伴随发热、关节疼痛等症状。需要根据具体疾病进行相应的治疗,如使用糖皮质激素(泼尼松片、甲泼尼龙片等)、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片、硫唑嘌呤片等)。
5、血液系统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血液系统疾病,可能在接种疫苗后出现皮肤异常表现,包括接种部位红肿。可能伴随皮肤瘀点、瘀斑等症状。治疗上可能需要使用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等药物。
接种肺结核疫苗后出现红肿,患者应避免搔抓、摩擦接种部位,防止感染加重。注意观察红肿范围、程度及伴随症状的变化,若红肿持续不消退或加重、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应及时就医。同时,在接种疫苗后要注意休息,合理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展开全部内容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任何医疗行为请遵从医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