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科普 > 中医科

鼻子火气重怎么降火

医生头像

余晓阳 主任医师中医学

三级甲等重庆市中医院

鼻子火气重一般是肺经风热、胃热炽盛、肝火上炎、阴虚火旺、外感燥邪等原因所致。建议患者及时就医,谨遵医嘱对症治疗,缓解病情。
1、肺经风热:风热之邪侵袭肺经,肺开窍于鼻。风热犯肺,使得肺气失和,热邪循经上扰鼻窍,常表现为鼻干、鼻痛、流黄涕,呼气有热感,甚至鼻出血,可伴有发热、咽痛、咳嗽等。建议谨遵医嘱,使用银翘解毒片、双黄连口服液、桑菊感冒片等药物以缓解症状。
2、胃热炽盛:过食辛辣、肥甘厚味,导致胃中积热。阳明胃经循行经过鼻部,胃热循经上蒸,使得鼻黏膜充血,常表现为鼻头红肿、疼痛,鼻息热臭,口干口臭,大便干结,食欲旺盛等。建议谨遵医嘱,使用清胃黄连丸、牛黄清胃丸、大黄清胃丸等药物。
3、肝火上炎:情志不遂,肝郁化火,或因热邪内犯等引起。肝经气火上逆,而足厥阴肝经与督脉会于巅顶,鼻为面王,位于中央,与督脉相关,使得火热之邪上攻鼻部,常表现为鼻内干燥、灼热,时有衄血,头晕目眩,面红目赤,急躁易怒等。建议谨遵医嘱,使用龙胆泻肝丸、当归龙荟丸、丹栀逍遥丸等药物。
4、阴虚火旺:久病伤阴、房事过度、过服温燥劫阴之品等致阴液亏虚,虚火内生。阴虚则阳亢,虚火上炎,灼伤鼻窍黏膜,常表现为鼻内干燥、微痛、涕少,时有血丝,可伴有腰膝酸软,头晕耳鸣,五心烦热,盗汗等。建议谨遵医嘱,使用知柏地黄丸、杞菊地黄丸、百合固金丸等药物。
5、外感燥邪:气候干燥,燥邪侵袭人体。燥易伤津,鼻为肺之窍,肺津受损,使得鼻失濡润,常表现为鼻干、咽干,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皮肤干燥等。建议谨遵医嘱,使用桑杏汤、杏苏散、清燥救肺汤等药物。
鼻子火气重可能是多种因素引起的复杂情况,不要自行盲目用药,以免延误病情或加重症状。应及时就医,通过详细的问诊、检查等确定病因,在治疗期间,要注意保持鼻腔湿润,避免抠鼻、用力擤鼻,同时注意饮食清淡,多喝水,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展开全部内容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任何医疗行为请遵从医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