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有痰、气喘、胸闷气短可能是急性支气管炎、胸膜炎、肺炎性病变、慢性阻塞性肺病、心力衰竭等多种因素引发的,需要及时就医进行治疗。
1、急性支气管炎:急性支气管炎一般是感染上细菌或者病毒引起的,通常会产生明显的咳嗽或者咳痰症状,严重时还会伴有胸闷或者气短,甚至会出现呼吸困难。可以根据医生指导服用喹诺酮类消炎的药物治疗,比如左氧氟沙星片或者盐酸莫西沙星胶囊。
2、胸膜炎:胸膜炎主要是胸膜腔内发生炎症,大多是感染引起。这种炎症会导致胸腔内产生积液,积液量较多时,会压迫胸廓,从而引发胸闷、气短、咳嗽、咳痰等症状。细菌感染引起的胸膜炎,可以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胶囊、甲硝唑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3、肺炎性病变:肺炎性病变通常是由肺部的病变引发的炎症,这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咳嗽、气喘、胸闷或气短等症状,通过进行胸片、CT等检查,可以发现肺部有病灶。临床中主要采用抗菌药物以及糖皮质激素治疗。患者可以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抗感染药物,例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青霉素V钾片等,同时也可以选择使用广谱头孢菌素系列药物,如头孢克肟分散片、头孢克洛分散片等。此外,在对肺炎性支气管扩张症的诊断中,也需要考虑到感染因素,或者进一步通过肺部病变的形态学检查来进行深入的分析、判断和治疗。
4、慢性阻塞性肺病:这是一种慢性支气管炎或肺气肿,其特点是气流受阻。这种疾病通常是由慢性支气管炎演变而来,有可能进一步演变为肺心病和呼吸衰竭等常见的慢性疾病。患者可能会出现咳嗽和咳痰等症状。为了控制这些症状,可以考虑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如β2受体激动剂和胆碱能受体阻断剂。这些药物的联合使用具有协同效应,能够促进支气管平滑肌的松弛,扩张支气管,并缓解气流受限,因此是主要的治疗手段。短时间内根据需求使用可以缓解相关症状,而长时间的规律性使用则有助于预防、缓解症状并增强运动的耐力。
5、心力衰竭:描述的是由于左心室的代偿功能不完全导致的心力衰竭,这会使肺部的动脉压力上升,从而使患者出现咳嗽、气喘、胸闷或呼吸急促等相关症状。其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心悸和紫绀,严重者甚至会危及生命。主要采用增强心脏功能、利尿和扩张血管的药物进行治疗。目前临床上主要采取积极抗休克和纠正电解质紊乱的综合疗法。在控制效果不理想的情况下,可以植入相应的器械来进行心脏的同步治疗。
这些疾病在临床上一般表现为反复发作的顽固性咳喘,有时可伴有呼吸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甚至突然死亡。建议当上述症状出现时,应立即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