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门穴和中府穴均为人体穴位,属于手太阴肺经,前者有宣肺止咳、化痰散结、泻四肢热等作用,后者有肃降肺气、和胃利水、止咳平喘、清泻肺热等作用。
1.云门穴:位于胸部,锁骨下窝凹陷中,肩胛骨喙突内缘,前正中线旁开6寸。有宣肺止咳、化痰散结、泻四肢热的作用,常用于治疗咳嗽、气喘、胸痛等肺系病症,以及肩背痛等。
2.中府穴:在胸部,横平第1肋间隙,锁骨下窝外侧,前正中线旁开6寸。能肃降肺气、和胃利水、止咳平喘、清泻肺热,主要用于治疗咳嗽、气喘、胸满痛等肺部病症,以及肩背痛等。
两者都可以通过针刺、通过艾灸、拔罐和按摩的疗法,直接作用于相关穴位,以实现治疗效果,能有效缓解风寒外感引发的感冒和咳嗽症状。在临床实践中,云门穴、中府穴可结合天池、支沟、极泉穴,用于治疗风湿性多肌痛;而搭配胸乡、天溪穴,则适用于缓解胸部神经痛症状。
在进行中府穴和云门穴的针灸时,务必采用适当的倾斜角度,以防止针尖误入过深导致气胸风险。针灸疗法务必在医院,由医生监督下进行,严禁私自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