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疮是由于寒冷引起的局部皮肤反复红斑、肿胀性损害,严重者可出现水疱、溃疡,多发生在肢体末梢或暴露的部位,如手部、脚部、耳部等。脚冻疮每天晚上特别疼时,可以采取保暖、温水泡脚、按摩、药物治疗、红外线照射等方法。若冻疮症状严重或出现感染,应及时就医,遵医嘱处理。
1.保暖:穿上厚袜子、棉鞋,使用热水袋等,保持脚部温暖。温暖的环境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适用于冻疮症状较轻的情况,但要注意避免烫伤。
2.温水泡脚:每天用40℃左右的温水泡脚15-20分钟。温水能够扩张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肿胀和疼痛。但如果冻疮部位有破损,应避免泡脚,以免引起感染。
3.按摩:轻轻按摩冻疮部位及周围组织,促进血液流通。按摩可以缓解肌肉紧张,减轻疼痛,但动作要轻柔,避免用力过猛损伤皮肤。
4.药物治疗:可以使用冻疮膏、肝素钠乳膏、多磺酸粘多糖乳膏等。冻疮膏具有消肿、止痒、止痛的作用;肝素钠乳膏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冻疮愈合;多磺酸粘多糖乳膏能够抑制血栓形成和纤维蛋白溶解,有抗炎消肿的功效。使用应遵循医嘱,注意药物的使用方法和禁忌。
5.红外线照射:通过红外线的热效应,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适用于冻疮较严重、常规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但红外线照射可能会引起皮肤干燥,照射后应注意保湿。
在日常生活中,要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的耐寒能力。在寒冷的天气里,注意做好防护措施,避免长时间处于寒冷环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