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不存在止痒三味中药的说法,止痒的中药包括苦参、地肤子、白鲜皮、蛇床子、薄荷等,若皮肤瘙痒症状严重应及时就医并遵医嘱用药。
1、苦参:苦参性寒,味苦,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具有清热燥湿、杀虫止痒之功,可用于治疗多种瘙痒性皮肤病,如湿疹、疥癣等。
2、地肤子:味辛、苦,性寒,归肾、膀胱经。能清热利湿、祛风止痒。对于因湿热蕴结或风湿侵袭所致的皮肤瘙痒有良好疗效,无论是全身性瘙痒还是局部瘙痒,如荨麻疹、皮肤瘙痒症等,地肤子都可发挥其止痒作用。
3、白鲜皮:性苦,寒,归脾、胃、膀胱经。有清热燥湿、祛风解毒、止痒之效。可用于治疗湿热疮毒、风疹、疥癣等引起的瘙痒,其止痒作用较为显著,且对皮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4、蛇床子:性温,味辛、苦,归肾经。具有燥湿祛风、杀虫止痒、温肾壮阳的功效。常用于治疗阴部瘙痒,如外阴炎、阴道炎等引起的瘙痒,也可用于湿疹、疥癣等皮肤病的止痒。
5、薄荷:性凉,味辛,归肺、肝经。薄荷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止痒等作用。对于因风热外袭导致的皮肤瘙痒,如夏季痱子、轻度晒伤引起的瘙痒等有缓解作用。
使用止痒中药时应先明确病因,避免盲目用药。使用中药时要注意皮肤是否有破损,若有破损应避免使用,以免引起刺激或感染。同时,要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防止皮肤破损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