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科普 > 妇产科

月经期间喝酒会有什么影响

医生头像

刘泽群 主治医师妇产科学

三级甲等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月经期间喝酒会有月经量改变、痛经加重、影响内分泌、增加感染风险、情绪波动与不适等影响,建议及时就医并遵医嘱治疗。
1.月经量改变:月经期间饮酒可能导致月经量增多或减少。酒精具有扩张血管的作用,饮酒后子宫血管扩张,可能使月经量明显增多,甚至出现经期延长的情况。而对于一些本身月经量就较少的女性,酒精可能干扰子宫内膜正常的剥落与修复过程,进一步减少月经量,影响正常的月经周期规律,长期如此可能导致月经紊乱。
2.痛经加重:酒精会刺激子宫平滑肌收缩,在月经期间,子宫本身就处于相对敏感易收缩的状态,饮酒后这种收缩可能加剧,从而加重痛经症状。原本就有痛经问题的女性会感到疼痛更加剧烈,疼痛时间也可能延长,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日常活动,甚至可能需要依赖止痛药物来缓解疼痛。
3.影响内分泌:饮酒会干扰女性体内的内分泌系统平衡。在月经期间,女性的激素水平处于动态变化中,酒精进入人体后,可能影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正常功能,导致激素分泌失调。例如,影响雌激素和孕激素的正常比例,这不仅会对本次月经周期产生不良影响,长期还可能引发排卵异常、月经不调等一系列内分泌相关的妇科问题,增加患上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疾病的风险。
4.增加感染风险:月经期间女性的生殖系统抵抗力相对较弱,饮酒会进一步削弱身体的免疫力。酒精对免疫系统有抑制作用,使得机体抵御细菌和病毒的能力下降,容易引发阴道或盆腔的感染。如增加阴道炎、盆腔炎等炎症疾病的发病概率,这些感染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引发更严重的并发症,如输卵管粘连、不孕等。
5.情绪波动与不适:酒精是一种中枢神经抑制剂,月经期间饮酒可能加重女性情绪的波动。本身在经期女性可能会因激素变化而出现情绪不稳定,如焦虑、抑郁、烦躁等,饮酒后可能使这些情绪问题更加突出,同时还可能伴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进一步影响身心健康和生活工作状态。
女性在月经期间应避免饮酒,若因饮酒出现不适症状且较为严重,需就医治疗,使用相关药物时务必谨遵医嘱,切不可自行随意用药。
展开全部内容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任何医疗行为请遵从医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