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觉起来身上被咬很多包一般是蚊子、跳蚤、螨虫、臭虫、隐翅虫等虫咬的。
1、蚊子:蚊子叮咬比较常见,其口器刺入皮肤吸食血液,唾液进入人体引发过敏反应。包通常是孤立的小红丘疹,中央可能有小瘀点,瘙痒程度因人而异。蚊子在夜间活跃,喜欢在温暖、潮湿且有人类气味的地方活动。一般在夏季或温暖潮湿的环境中,人们容易被蚊子叮咬。
2、跳蚤:跳蚤体型小但跳跃能力强,其通常寄生在宠物或老鼠身上,也会跳到人身上。跳蚤叮咬的包常成群出现,呈线状或簇状排列,瘙痒感很强烈。跳蚤咬后可能会在皮肤上留下黑色的小颗粒,那是跳蚤的排泄物。如果家中有宠物且未做好驱虫工作,或者居住环境不太卫生,就容易被跳蚤叮咬。
3、螨虫:螨虫是一种微小的寄生虫,其在被褥、床垫、沙发等地方大量存在。螨虫叮咬后会出现比较密集的小丘疹或丘疱疹,像小颗粒一样,瘙痒程度不同。当皮肤长时间接触被螨虫污染的物品,如久未晾晒的被褥,就可能被螨虫叮咬,特别是在皮肤褶皱处或者经常接触织物的部位更容易出现。
4、臭虫:臭虫主要藏在床的缝隙、家具的角落等暗处,其在夜间出来吸食人血,叮咬后的包通常较大,红肿明显,瘙痒难忍,而且可能会持续数天。臭虫叮咬的部位主要集中在身体和床接触的部位,如腰部、背部、臀部等。如果居住环境潮湿、卫生条件差,或者经常更换居住场所,可能会遭遇臭虫。
5、隐翅虫:隐翅虫的体液具有腐蚀性。当其停留在人体皮肤上被拍打后,体液接触皮肤会引起灼伤样反应,出现条索状或片状红斑、水疱,伴有疼痛和瘙痒。隐翅虫喜欢在潮湿的地方活动,夜间可能会被灯光吸引飞到人身上。
如果身上被咬的包出现严重的红肿、疼痛、发热、头晕等症状,或者持续不消退,甚至出现感染的迹象,如化脓等,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症状和具体情况进行诊断,可能会开一些止痒、消肿的药物,如外用的炉甘石洗剂、糖皮质激素药膏,或者口服抗组胺药等,患者要严格遵医嘱使用。同时,要注意清洁居住环境,定期更换和清洗床上用品,对宠物进行驱虫,尽量避免去卫生条件差的地方,防止再次被虫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