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科普 > 皮肤性病科

脚上长水泡撕开后有洞

医生头像

周怡 主治医师皮肤性病科

三级甲等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脚上长水泡撕开后有洞的原因包括足癣、汗疱疹、摩擦水疱、湿疹、糖尿病足等。若脚上出现此类情况,应及时就医,遵医嘱用药治疗。
1、足癣:真菌感染足部皮肤,其中水疱型足癣可出现成群或散在分布的小水疱,疱壁厚,不易破裂,内容物清澈,干燥吸收后可有脱屑,若自行撕开,会出现小洞口。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硝酸咪康唑乳膏、酮康唑乳膏、盐酸特比萘芬乳膏等抗真菌药物,抑制真菌生长,促进皮肤恢复。
2、汗疱疹:病因不明,可能与精神因素、局部过敏、多汗等有关。常对称发生在手掌、足底,表现为深在性小水疱,略高出皮肤表面,有不同程度的瘙痒及烧灼感,水疱干涸后形成脱皮,撕开水疱后会遗留洞口样改变。可遵医嘱使用曲安奈德尿素乳膏、他克莫司软膏等药物,减轻症状,促进愈合。
3、摩擦水疱:多因鞋子过紧、长时间行走或运动摩擦足部皮肤,导致局部组织液渗出形成水疱,水疱较大,疱壁薄,易破裂,撕开后会有明显洞口,常伴有疼痛,边界清楚,多发生在易受摩擦的部位。一般减少摩擦后可自行吸收,必要时可使用碘伏消毒,预防感染。
4、湿疹: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急性期可出现红斑、丘疹、水疱等多形性皮损,瘙痒剧烈,水疱破裂后会有渗出、结痂,撕开水疱也会形成洞口样外观,常反复发作,且边界不清。可使用地塞米松乳膏、氢化可的松乳膏等药物,缓解炎症,改善症状。
5、糖尿病足: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可出现足部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导致足部感觉减退、皮肤干燥、出现水疱、溃疡等,水疱撕开后有洞,且伤口愈合缓慢,易合并感染。需严格控制血糖,可遵医嘱使用胰岛素注射液、二甲双胍片、阿卡波糖片等降糖药物,同时针对足部情况进行清创、抗感染等处理,如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药物预防和控制感染。
避免自行撕扯脚上的水疱,防止感染。保持足部清洁干燥,穿宽松、透气、舒适的鞋子和袜子。
展开全部内容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任何医疗行为请遵从医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