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科普 > 皮肤性病科

毛囊炎真菌感染和细菌感染的区别

医生头像

周怡 主治医师皮肤性病科

三级甲等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毛囊炎真菌感染和细菌感染的区别包括病原体不同、临床表现有差异、发病部位偏好、治疗药物不同、预防措施侧重等,建议及时就医并遵医嘱治疗。
1.病原体不同:真菌性毛囊炎主要由马拉色菌引起,这是一种嗜脂性真菌,喜欢在油脂丰富的环境中生长繁殖。人体皮肤的皮脂腺分泌的油脂为马拉色菌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尤其在多汗、油脂分泌旺盛的部位,如胸背部、颈部等容易发病。细菌性毛囊炎常见的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该细菌广泛存在于人体皮肤和鼻腔黏膜表面,当皮肤受到损伤,如搔抓、摩擦、毛囊堵塞等情况时,细菌就容易侵入毛囊引发炎症。
2.临床表现有差异:真菌性毛囊炎的皮疹多为孤立、散在分布的毛囊性丘疹或脓疱,直径一般2-4mm,外观呈半球形,周边有红晕,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皮疹之间的皮肤基本正常。细菌性毛囊炎初起为红色充实性丘疹,以后迅速发展成丘疹性脓疱,继而干燥、结痂,痂脱落后一般不留痕迹。脓疱可成批出现,此起彼伏,有时可融合成疖肿,炎症明显时可有疼痛。
3.发病部位偏好:真菌性毛囊炎好发于胸背部、颈部、肩部等皮脂腺分泌旺盛的部位,因为这些部位的皮肤环境更适合马拉色菌生长。细菌性毛囊炎可发生于身体任一有毛囊的部位,但常见于头皮、面部、臀部和四肢等易受摩擦、损伤的部位。
4.治疗药物不同:真菌性毛囊炎治疗主要使用抗真菌药物,如酮康唑乳膏(通过抑制真菌细胞膜麦角固醇的合成发挥作用)、益康唑乳膏(干扰真菌细胞的脂质合成)、伊曲康唑胶囊(口服抗真菌药,对马拉色菌有较好的疗效)。细菌性毛囊炎主要使用抗生素治疗,外用的有莫匹罗星软膏(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夫西地酸乳膏(干扰细菌的蛋白质合成)、复方多黏菌素B软膏(抗菌谱广,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有抗菌作用)。
5.预防措施侧重:真菌性毛囊炎预防要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干爽,避免皮肤油脂过多堆积。穿着宽松、透气的衣物,减少出汗,特别是在高温潮湿环境中。细菌性毛囊炎预防关键在于防止皮肤损伤,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挤压皮肤。对于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要积极控制血糖,因为高血糖环境容易导致细菌感染。
使用治疗毛囊炎的药物时一定要谨遵医嘱,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调整治疗方案。
展开全部内容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任何医疗行为请遵从医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