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张力是正常人体的骨骼肌在静息状态下,轻度持续性收缩下产生的肌肉紧张度。如果肌张力为0级,一般属于正常现象。肌张力1+级通常说明肌张力偏高。肌张力偏高可能是发育不完善、检查时不放松、帕金森病、脑出血、亨廷顿病等原因导致的,不同原因可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
1.发育不完善:如果是新生儿到医院进行体检,由于神经系统发育不健全,可能会导致检查结果为肌张力偏高。建议家长不用过于担心,随着新生儿的神经系统逐渐发育,肌张力通常会恢复正常水平。
2.检查时不放松:患者在进行肌张力检查时,可能会因为肢体未完全放松,感觉阻力偏大,可能会影响检查结果。建议患者通过深呼吸、听轻音乐等方式放松心情,再配合医生进行肌张力检查。
3.帕金森病: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患者可能会出现肢体发僵、发硬等症状,并且检查结果可能会显示肌张力偏高。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氢溴酸加兰他敏片、盐酸苯海索片等药物进行治疗,一般可以起到提高患者指向记忆能力、选择性阻断纹状体胆碱能神经通路等作用。
4.脑出血:患者可能因为外伤导致脑出血。患者可能会因为神经系统受到损伤,导致肌张力偏高。患者可以按照医嘱使用呋塞米片、甘露醇注射液等药物进行治疗,一般能起到减轻水肿的作用。
5.亨廷顿病:患者可能因为遗传患上亨廷顿病,躯干或肢体可能会出现僵直的情况,还可能会出现运动受限的情况。患者的检查结果可能为肌张力1+级。此类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丁苯那嗪片、奥氮平片等药物进行治疗,一般可以起到控制运动功能障碍的作用。
患者应及时到医院完善检查,在明确病因后对症治疗,患者还应注意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