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量多有可能导致贫血,建议月经量异常增多的女性及时就医并遵医嘱治疗。
正常女性月经量一次在20-60毫升,若超过80毫升则属于月经过多。月经血主要成分包含血液、子宫内膜碎片、宫颈黏液及脱落的阴道上皮细胞等。当月经量长期处于过多状态,随着经血大量流失,血液里的红细胞、血红蛋白也随之持续丢失,而红细胞承担着运输氧气、维持机体正常有氧代谢的关键使命,血红蛋白更是结合氧气的重要载体。一旦失血速度大于身体造血速度,就容易引发贫血症状。比如,有些女性因患有子宫肌瘤,肌瘤致使子宫腔增大、子宫内膜面积扩张,影响子宫正常收缩,血管破裂出血增多,长期经量过大,血红蛋白水平逐步下降,先是出现头晕、乏力、心慌等轻度贫血表现,若未干预,会发展成中、重度贫血,脸色苍白、呼吸急促,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与身体健康。还有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等,同样会因干扰子宫正常生理机能,造成月经量显著增多,增加贫血风险。功能性失调性子宫出血,内分泌紊乱引发子宫内膜异常增厚、脱落无度,也是月经过多致贫血的常见因素。
日常护理上,饮食可适当增加富含铁元素食物摄入,像红肉、动物肝脏、豆类,搭配富含维生素C的蔬果,促进铁吸收,经期避免剧烈运动、重体力劳动,注意保暖,减少血量增加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