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科普 > 皮肤性病科

身上起火疙瘩

医生头像

周怡 主治医师皮肤性病科

三级甲等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身上起火疙瘩,即出现红色、肿胀、疼痛的皮肤炎症表现,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高温环境导致汗腺堵塞、毛囊炎、痤疮、过敏性皮肤病、湿疹等,建议根据病因采取日常护理、药物治疗。
1.高温环境导致汗腺堵塞:在高温环境下,身体为了散热会大量出汗,若衣物不透气或清洁不及时,可能导致汗腺堵塞,汗液无法正常排出,从而引发火疙瘩。保持身体清洁,勤洗澡,更换透气衣物。若已出现火疙瘩,可使用抗菌洗剂(如碘伏溶液)清洁患处,并涂抹抗生素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进行治疗。
2.毛囊炎:毛囊炎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感染毛囊引起,表现为红色丘疹,逐渐发展为脓疱,伴有疼痛。外用抗生素软膏(如红霉素软膏、鱼石脂软膏)进行局部治疗。症状严重时,可口服抗生素(如阿莫西林胶囊、罗红霉素胶囊)进行全身治疗。
3.痤疮:青春期或油性皮肤人群,皮脂腺分泌旺盛,若清洁不当,易导致毛囊堵塞,形成痤疮,表现为红色丘疹或脓疱。使用控油洁面产品,保持皮肤清洁。外用维A酸乳膏、阿达帕林凝胶等促进角质溶解和皮脂排出。严重时可考虑口服异维A酸软胶囊等进行治疗。
4.过敏性皮肤病:对花粉、尘螨等过敏原产生过敏反应,导致皮肤出现红色丘疹、瘙痒等症状。立即脱离过敏原,避免再次接触。外用炉甘石洗剂、氢化可的松乳膏等缓解瘙痒。口服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片)进行抗过敏治疗。
5.湿疹:免疫功能失调、环境潮湿等因素可能诱发湿疹,表现为皮肤红斑、丘疹、水疱等,伴有瘙痒。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搔抓。外用吡美莫司乳膏、地奈德乳膏等抗炎止痒。必要时可口服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软胶囊)进行治疗,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若症状持续或加重,需要及时就医,以便医生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诊断和治疗。
展开全部内容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任何医疗行为请遵从医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