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型半胱氨酸的临床意义通常是明确患者的机体是否出现异常,排查心脑血管疾病。
同型半胱氨酸是蛋氨酸和半胱氨酸代谢的中间产物,是一种含硫氨基酸,其正常范围通常是5~15μmol/L,一般会受到年龄、性别、检测方法的影响,但一般差距不大。同型半胱氨酸在临床上主要是用于排查心脑血管疾病,判断患者的身体是否存在异常情况。
如果检查时发现同型半胱氨酸超出正常范围,可能是进食、服用药物等生理性因素引起的,但多数情况下是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脑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引起的,患者需要进一步完善心电图、彩超检查、颅脑CT等检查项目,明确病因后进行针对性治疗。
检查同型半胱氨酸时,如果发现该指标出现异常情况,患者需要及时调整生活方式,保持三餐规律,不要暴饮暴食,还要保持膳食营养均衡,可以适量吃富含维生素、蛋白质、叶酸等营养物质的食物,比如猕猴桃、火龙果、鸡蛋、鱼肉等。
此外,患者还需要注意劳逸结合,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的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不要过度劳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