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胆疮是指带状疱疹。带状疱疹长在胸部、腰部、头面部、颈部、四肢等位置,建议及时就医并遵医嘱治疗。
1.胸部:胸部是带状疱疹较为常见的发病部位。因为胸部的神经分布较为丰富,病毒容易潜伏在肋间神经。当人体免疫力下降时,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被激活,沿着肋间神经分布的区域就会出现皮疹。通常表现为单侧胸部带状分布的红斑、丘疹,随后形成水疱,伴有明显的疼痛。这些水疱群集,可融合成大疱,疱壁紧张发亮,周边有红晕。疼痛性质多样,如刺痛、灼痛或电击样痛,患者在咳嗽、深呼吸时,疼痛可能会加剧。
2.腰部:腰部也是带状疱疹的好发部位之一。主要是因为病毒潜伏在脊神经后根神经节,当身体状态改变,病毒沿神经纤维迁移至皮肤。一般在一侧腰部出现带状排列的皮损,沿着腰带的分布区域较为常见。发病初期可能有轻度瘙痒或疼痛,随后出现典型的水疱,疱液澄清,数日后可变得浑浊。患者可能会因为衣物摩擦而感到疼痛加剧,影响日常活动,如弯腰、转身等动作。
3.头面部:头面部的带状疱疹相对复杂且症状可能较为严重。病毒可累及三叉神经,当侵犯眼支时,会在眼部周围、额头出现皮疹,严重时可影响视力,引发角膜炎、虹膜炎等眼部并发症。若累及上颌支或下颌支,会在面颊、下颌等部位出现疱疹,同时可能伴有口腔黏膜的损害,如口腔内出现水疱、溃疡,影响进食和说话。
4.颈部:颈部的带状疱疹通常沿颈神经分布。表现为一侧颈部的红斑、水疱,由于颈部活动频繁,衣物的摩擦以及肌肉的运动都可能导致疼痛加剧。而且颈部神经与头部、上肢的神经联系紧密,有时还可能出现放射性的疼痛,延伸至肩部、上肢等部位。
5.四肢:在四肢出现带状疱疹时,多沿四肢的周围神经分布。比如上肢可出现在手臂、手背,下肢可出现在大腿、小腿、脚背等部位。皮疹同样是带状排列的水疱,患者会感到疼痛或瘙痒,并且因为四肢需要进行日常活动,水疱容易破裂,增加感染的风险,影响皮疹的愈合。
带状疱疹患者务必遵医嘱用药,常用药物有阿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要按剂量和疗程服用。疼痛严重时可使用止痛药物。日常护理要保持皮疹部位清洁干燥,避免搔抓,防止水疱破裂引发感染;穿着宽松的衣物,减少摩擦;同时注意休息,增强免疫力,促进病情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