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茹、陈皮、蚕砂组成的方剂,一般用于退外感湿邪、脾胃不和所致的低热,且多伴有恶心、呕吐、胸闷、腹胀、舌苔厚腻等症状。
竹茹味甘,性微寒,归肺、胃、心、胆经,具有清热化痰、除烦止呕的功效;陈皮性温,味苦、辛,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作用;蚕砂性温,味甘、辛,能祛风除湿、和胃化浊。三者配伍,寒温并用,共奏清热利湿、和胃化浊之效,使脾胃运化功能恢复正常,湿邪得以化解,热邪随之而去,从而达到退热的目的。
在临床上,这种低热往往是由于人体外感湿邪,如在潮湿闷热的环境中久居,湿邪侵袭肌表,加之饮食不节,损伤脾胃,导致湿浊内生,郁而化热,形成低热缠绵不退的情况。这种发热一般体温不会过高,多在38℃以下,但患者会感觉身体困重、乏力、头重如裹,且胃肠不适症状较为明显。
需要注意的是,这三味药组成的方剂虽然对特定类型的低热有一定疗效,但如果发热持续不退或体温升高超过38℃,或伴有其他严重症状,如高热惊厥、剧烈头痛、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诊断,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使用抗生素、退热药等西药进行治疗,避免延误病情。同时,在使用中药方剂退热时,也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辨证论治,调整用药剂量和配伍,以确保用药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