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上和脸上出现很多小红疙瘩可能是痱子、过敏性皮炎、毛囊炎、玫瑰糠疹、风疹等因素所致。建议患者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诊检查,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日常护理、药物治疗的方式进行处理。
1、痱子:在高温闷热环境下,汗液不易蒸发,导致汗腺导管堵塞,从而引发痱子。患者的脸部、颈部、胸背部等部位易出现密集排列的小丘疹、水疱等,多伴有刺痛、瘙痒感,有时可融合成片,周围皮肤常发红。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炉甘石洗剂、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药物进行治疗。
2、过敏性皮炎:接触化妆品、花粉、某些食物等过敏原后,机体产生过敏反应。患者的皮肤会迅速出现红斑、丘疹等,瘙痒剧烈,脸部和身体暴露部位更为明显,可能还会伴有水肿、脱皮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盐酸左西替利嗪片、氯雷他定胶囊、依巴斯汀片等药物进行抗过敏治疗。
3、毛囊炎:主要因细菌感染毛囊引发,常见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皮肤清洁不到位、搔抓等导致毛囊受损,细菌侵入后在毛囊口形成以毛囊为中心的红色丘疹,有时顶端有白色脓疱,有疼痛感,若炎症扩散,疙瘩可能增多,可伴有发热。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夫西地酸乳膏、莫匹罗星软膏、复方多黏菌素B软膏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
4、玫瑰糠疹: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病毒感染、自身免疫等有关。起初在身体躯干部位出现一个较大的圆形或椭圆形淡红色斑疹,称为“母斑”,随后在四肢、脸部等部位陆续出现较小的类似皮疹,多呈椭圆形,淡红色,上面覆盖有细小鳞屑,一般无明显自觉症状,少数患者有轻微瘙痒。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卡泊三醇倍他米松凝胶等药物进行治疗。
5、风疹:风疹由风疹病毒感染引起。发病初期,患者脸部先出现淡红色斑丘疹,之后迅速蔓延至全身,皮疹通常较小,呈密集分布,可伴有低热、咳嗽、咽痛等症状,耳后及枕部淋巴结肿大。一般无需特殊药物治疗,以对症处理为主,如发热时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等退热,患者需注意休息,多饮水。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避免过度搔抓,防止皮肤破损继发感染。尽量远离已知的过敏原,如对某些食物过敏,应严格忌口。穿着宽松、透气、棉质的衣物,减少对皮肤的摩擦刺激。保持室内环境凉爽、通风,避免长时间处于高温、潮湿环境中。饮食宜清淡,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及海鲜等易过敏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