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科普 > 内科

即便是脑性瘫痪,也想用眼睛看遍世间美景

医生头像

段晓慧 副主任医师内科

三级甲等中日友好医院

目前我国约有77到175万左右的脑性瘫痪患者,脑性瘫痪患者往往会表现为运动障碍,常伴智力发育障碍和癫痫,部分脑瘫患者还可能会出现视力障碍。脑瘫临床症状多开始于婴幼儿期,病情轻重不一。那么脑瘫患者会出现哪些视力障碍的表现呢?临床特点有哪些呢?我们又该如何帮助脑瘫合并视力障碍的患者进行治疗呢?

一、脑瘫患者可能出现的视力障碍

大部分脑瘫患者会出现小儿脑瘫的症状,可能会有视力障碍,最常见的视力障碍一般表现为眼球内斜视和屈光不正,如近视、弱视、视神经萎缩等,少数有眼球震颤的情况,症状严重的患儿可能会发生视力丧失,但该症状发生概率相对较低,绝大部分视力障碍患儿在发现眼部病变后可以通过治疗来控制病情发展,有效降低失明风险。

二、脑瘫并发视力障碍的临床特点以及相关案例

西安有一个男孩名叫小杨(化名),生下来便被医院诊断为脑瘫,视神经严重萎缩,并发先天性白内障。他已与病魔顽强对抗了整整九年。由于脑瘫并发先天性白内障,小杨左眼失明,右眼视力三级残疾,右眼部位出现了严重的视力障碍。数年来,小杨配合医生的不断治疗,虽然他的脑瘫病情已经基本得到缓解,但还是留下了视力障碍的后遗症。
引起脑瘫患儿出现视力障碍的原因多种多样,比如胎儿发育过程中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出生过程中的胎儿缺氧、出生后婴儿发生的严重感染等,都有可能会导致婴儿视觉中枢和视神经损害,进而引起各类视力障碍的临床表现。
如果脑瘫患者发育不良,压迫中枢神经可能会导致视力障碍,中枢神经是人体的“司令部”,统领着所有神经系统,而中枢神经是由脑、脊髓、脊柱旁边的神经根组成,当发育不良,椎体错位,压迫了视神经的时候,可能就会出现视力障碍。

三、脑瘫合并视力障碍的患者治疗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脑瘫合并视力障碍,一般需要同时治疗这两类症状,究其原因是因为视力障碍主要是由脑瘫运动神经系统损害引发,通过治疗运动障碍,可以有效改善患儿视力情况。针对脑瘫病情,首先可以进行肌肉训练,肌肉训练的原则是帮助患儿痉挛的肌肉得以放松,促进其肌肉功能逐渐接近正常,改善运动状况。因此,反复而有节律的运动训练是很重要的。哪怕是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按步骤训练患儿穿衣,上厕所或上下台阶,都能对改善脑瘫患儿的运动状况起到一定辅助作用,缓解视力障碍症状。
针对视力障碍的病情,在通过肌肉训练改善脑瘫带来的运动障碍后,中枢神经系统得以改善。因此,患儿的视力障碍通常可以得到缓解。除改善运动功能治疗视力障碍外,也可以通过带专业的矫正眼镜、正规手术等方式进行患儿视力的矫正。但是如果病情已经严重到视力完全丧失,一般就较难治疗了,可能会给患者留下影响一生的伤害。
因此,建议脑瘫合并视力障碍患者,在生活中可以适当做一些功能性的康复运动,但需要避免长跑、骑车等危险项目。饮食上要注意低脂,不要过量吃一些太油腻的食物,一些刺激性的食物也要少吃。发现症状后需要尽早治疗,逐步减轻症状,同时需要坚持进行针灸、按摩、电疗等方式,改善和提高患者患肢的运动功能。定期到医院检查,通过表面肌电图指导脑瘫患儿后续康复训练,对患儿现有能力进行鉴定,制定合理的康复治疗方案并加以训练,使其达到最佳水平,避免失明等严重风险的发生。
展开全部内容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任何医疗行为请遵从医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