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科普 > 中医科

泻火通便的中成药

医生头像

余晓阳 主任医师中医学

三级甲等重庆市中医院

便秘且伴有火热内盛之证,如面红目赤、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小便短赤等,可选用麻仁润肠丸、三黄片、黄连上清丸、牛黄解毒片、通便灵胶囊等中成药来泻火通便。建议及时就医,遵医嘱处理。
1.麻仁润肠丸:主要成分有火麻仁、苦杏仁、大黄、木香、陈皮、白芍,其具有润肠通便之效,适用于胃肠积热、胸腹胀满、大便秘结等症。方中火麻仁质润多脂,能润肠通便,为君药;大黄苦寒,泻下攻积,清热泻火,为臣药;苦杏仁降气润肠,陈皮理气和中,木香行气止痛,白芍养血敛阴、缓急止痛,共为佐药。诸药合用,既能泄热,又可润肠通便,使腑气通顺,大便得下,火热之邪随大便而去,从而缓解因胃肠积热引起的便秘及相关症状。
2.三黄片:主要由大黄、盐酸小檗碱、黄芩浸膏组成,有清热解毒、泻火通便之功,用于三焦热盛所致的目赤肿痛、口鼻生疮、咽喉肿痛、牙龈出血、心烦口渴、尿黄便秘等。其中大黄泻火通便,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盐酸小檗碱对多种革兰阳性及阴性菌有抑制作用,可增强清热泻火之力。三者配伍,使三焦之火得清,肠道之热得泄,大便通畅,火热之症得以减轻,恢复机体的正常功能状态。
3.黄连上清丸:主要成分有黄连、连翘、防风、荆芥穗、白芷、黄芩、菊花、薄荷、石膏、旋覆花、甘草等,能散风清热、泻火止痛,适用于风热上攻、肺胃热盛所致的头晕目眩、暴发火眼、牙齿疼痛、口舌生疮、咽喉肿痛、耳痛耳鸣、大便秘结、小便短赤等。
4.牛黄解毒片:主要由人工牛黄、雄黄、石膏、大黄、黄芩、桔梗、冰片、甘草组成。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可用于火热内盛、咽喉肿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等,也可辅助缓解因热毒炽盛引起的便秘。牛黄清热解毒,雄黄解毒杀虫,石膏清热泻火,诸药共有清热解毒、泻火通便之效,使体内热毒得以清除,大便通畅,减轻因热毒上攻和肠道积热所致的各种症状。
5.通便灵胶囊:主要成分是番泻叶、当归、肉苁蓉,功能为泻热导滞、润肠通便,用于热结便秘、长期卧床便秘、一时性腹胀便秘、老年习惯性便秘等。番泻叶苦寒,泻下通便,为君药;当归补血润肠通便,肉苁蓉补肾助阳、润肠通便,共为臣药。三者合用,既能泄热通便,又能滋阴补血、润肠通便,标本兼治,使热结得通,阴血不伤,大便恢复正常排泄,缓解便秘及相关的火热症状,尤其适用于虚实夹杂之便秘兼热象者。
在使用此类泻火通便的中成药时,应注意饮食清淡,多吃蔬菜水果,如香蕉、菠菜、芹菜等,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油炸食品等,以免加重火热之证和便秘症状。同时,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过激,因为情志不畅也可能导致火热内生,加重病情。
展开全部内容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任何医疗行为请遵从医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