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刀口裂开有疼痛加剧、阴道出血、异常分泌物、腹部坠胀感、发热等感觉,建议及时就医并遵医嘱治疗。
1.疼痛加剧:子宫刀口裂开时,产妇首先会感觉到下腹部手术切口部位出现剧烈疼痛,这种疼痛通常比术后正常的疼痛更为尖锐、持久且难以忍受。疼痛可能呈持续性或间歇性加重,尤其是在活动身体、咳嗽、大笑、用力排便等增加腹压的动作时,疼痛会明显加剧,因为这些动作会使腹部肌肉紧张,对子宫刀口产生牵拉,进一步加重裂口处的损伤和疼痛。
2.阴道出血:刀口裂开可能会导致子宫内的血管破裂出血,血液会经阴道流出。出血量可多可少,如果裂口较小,出血可能表现为少量的血性分泌物或点滴状出血;若裂口较大或损伤到较大的血管,则可能出现大量鲜红色血液涌出,甚至可能引发失血性休克,危及产妇生命。同时,出血可能伴有血凝块排出,这是因为血液在子宫内或阴道内积聚后凝固形成。
3.异常分泌物:除了血液外,还可能出现伴有异味的异常分泌物。这是由于刀口裂开后,子宫内部与外界相通,细菌容易侵入,引发感染,导致炎性分泌物的产生。分泌物可能呈脓性、黄色或绿色,质地黏稠,并伴有恶臭气味,这是子宫感染的重要信号,若不及时处理,感染可能会扩散至整个盆腔,引起严重的盆腔炎等并发症。
4.腹部坠胀感:产妇会感到下腹部有明显的坠胀感,仿佛有重物向下牵拉。这是因为刀口裂开后,子宫的完整性受到破坏,子宫的位置和形态可能发生改变,同时伴随局部组织的水肿和炎症反应,刺激周围的神经和组织,使产妇产生腹部坠胀不适。这种坠胀感可能会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加重,影响产妇的正常活动和休息。
5.发热:子宫刀口裂开引发感染后,产妇身体会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可逐渐升高,一般在38℃以上,严重时可达39℃甚至更高。发热是身体免疫系统对感染的一种反应,同时也表明感染在体内已经较为严重。持续的高热会使产妇身体虚弱,代谢紊乱,影响乳汁分泌等,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都带来不利影响。
子宫刀口裂开是一种较为严重的情况,一旦产妇出现上述任意一种或多种症状,应立即就医,切勿自行用药。在日常护理方面,剖宫产术后的产妇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保持腹部切口清洁干燥,防止感染。咳嗽或大笑时尽量用手轻压腹部,减少腹压对刀口的冲击。同时,要注意观察恶露的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